Development

台北鐵道改良
臺灣地區在日治中期以後,由於陸續完成了桃園大圳、嘉南大圳、日月潭水力發電所等幾項重大公共建設,使得全島經濟發展日漸活絡,各種工業的新盛與農產品的出口,使臺灣島內物資流動加速,貨物、人員輸送需求也逐年倍增。
因此日本政府在昭和3年(1928)對於臺北地區的鐵道發展,提出了根本性的改良計畫,希望有所改進,此計畫分為以下四期:第一期工事:鐵道工場(廠)的移轉。第二期工事:貨物驛(車站)的分離。第三期工事:客車與貨車操車場(調車場)的新建。第四期工事:臺北市內高架線的新設與旅客驛(車站)的整建。第一期原位於今塔城街鐵道工場的遷移計畫,於昭和5年(1930)隨著今松山鐵道工場新設工程的動工而正式展開。
以鐵道工場(廠)的移轉為例,隨著全臺鐵路的迅速擴張,原位於北門外的鐵道部臺北工場先於1908年及1913年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改造工作,但在改建的20年後,各種廠房、設備逐漸不敷使用,且其周邊也沒有腹地可以繼續向外發展的情況下,臺北地區鐵道改良計畫的首要任務「鐵道工場的轉移」於是開啟。
重新規劃的臺北鐵道工場(今臺北機廠),建於七星郡松山庄的興亞地區,施工時間長達4年。昭和9年(1934)當場內各項硬體設施全數竣工後,臺北工場也立即遷移至此。而北門外的原場區,則配合鐵道部廳舍的需要,逐步轉變為附屬辦公室與鐵道宿舍。第一期的改良計畫,於昭和10年(1935)場區遷移完畢後宣告完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